跳到主要內容區

國立聯合大學客家語言與傳播研究所logo 

:::

【教師】恭賀本所鄭明中教授及畢業校友張月珍老師出版《臺灣苗栗四縣客家話單字調研究:聲學分析與聲調標記》

發佈日期 : 2024-12-25 最後更新日期 : 2025-02-28

 

 

恭賀本所鄭明中教授及畢業校友張月珍老師出版《臺灣苗栗四縣客家話單字調研究:聲學分析與聲調標記》

出版年:2024年(初版)(ISBN: 978-626-393-172-5)

 

 

 

鄭明中

  為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英語學系語言學博士,目前為國立聯合大學客家語言與傳播研究所教授,學術專長在於國語、閩南語、客語之語音與音韻研究。鄭明中教授長期致力於客語語音研究,目前已發表客語語音與音韻相關期刊論文六十餘篇。

 

 

張月珍

  為英國Ulster大學英語教學碩士、國立聯合大學客家語言與傳播研究所碩士,國立清華大學臺灣語言研究與教學研究所博士,學術專長在於英語教學及客語語音研究。張月珍老師曾獲108年度全國語文競賽客家語字音字形社會組全國特優、101年及108年全國語文競賽苗栗縣複賽客家語字音字形社會組第一名。

 

 

 

專書介紹

  本研究旨在比較「傳統調查」與「聲學分析」兩種模式底下的單字調調值描寫。本研究回顧臺灣苗栗四縣客家話單字調既有之傳統調查與聲學分析,比較這些單字調在兩種模式之間的描寫異同,特別是陽平調與陰入調在兩種模式之間的差異。接著,本研究透過聲學來分析臺灣苗栗四縣客家話六個單字調。研究參與者為20名居住於苗栗縣公館鄉,以臺灣苗栗四縣客家話為母語的中老年層發音人(男女各半)。本研究先以自行設計的字表採集這些發音人所發出的單字調,每位發音人都會產出54個語音樣本,接著利用PRAAT在所有聲調的基頻曲線上平均選取11個點測量基頻數值,最後將各點基頻數值進行三種標準化公式(T值、LZ值及半音值)轉換。分析結果顯示,半音值標準化公式的轉換結果與傳統調查結果差異雖然最小,但是無論利用何種標準化公式,陽平調與陰入調轉換後的結果與傳統調查的描寫差異仍然甚大。為此,本研究又整理臺灣五個地區與廣東梅縣等六個客家話,將傳統調查與聲學分析的結果羅列比較,通過比較同樣得出低平調在兩種模式之間呈現系統性聲調標記差異。最後,本研究從發音生理限制、語音學與音韻學的差異、聲調產製與感知的不對稱性、聲調對立與排擠、以及中古漢語平聲調的語音特徵等面向出發,針對客家話低平調在傳統調查與聲學分析上描寫的不對稱提出合理的解釋。

 

 

 

 

 

瀏覽數: